鹽池縣依托革命老區(qū)豐富的紅色資源,打造了全區(qū)首家縣級工運史館,通過創(chuàng)新模式,將工運史教育與職工思政教育深度融合,成為當?shù)芈毠に枷胝谓逃摹熬竦貥恕?,為“寧夏工人大思政課”提供了生動的實踐樣本。
4月2日,在鹽池工運史館,一幅幅泛黃的老照片、一件件珍貴的實物展品,無聲訴說著鹽池工人運動的崢嶸歲月。展館以“傳承工運精神、賡續(xù)紅色血脈”為核心理念,成為該縣職工接受紅色教育的重要陣地。
“這里不僅是我們學習工運歷史的地方,更是汲取奮進力量的源泉?!丙}池縣科技局干事王生剛在參觀后感慨地說。去年,他和同事在這里參加了一場特殊的主題黨日活動,通過沉浸式體驗,深刻感受到老一輩工人艱苦奮斗的精神。
如何讓工運歷史“可感可觸”?鹽池縣探索出一條“線上+線下”雙軌并行的教育路徑。線下,工運史館與鹽州古城紅色記憶展覽館資源共享,形成“黨史+工運史”教育閉環(huán)。同時,依托“157”黨群法務綜合服務聯(lián)盟平臺,創(chuàng)新開設“黨建直播間”,邀請勞模、先進工作者走進直播間,講述鹽池工運先輩的奮斗故事和先進事跡。線上,“鹽工學堂”智慧服務平臺和“職工之家”APP成為職工學習的“云課堂”。職工可隨時觀看工運史微課,只要輕點屏幕,就能沉浸式聆聽先輩們的奮斗足音,感受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,汲取奮進力量。
去年5月,鹽池縣總工會重磅推出“鹽池工運史館‘一日一故事’”特色欄目,一經(jīng)上線便廣受職工關注。該欄目每日聚焦一個工運故事,如“鹽池早期工會的成立”“抗戰(zhàn)時期的工人支前運動”等,以鮮活筆觸回溯往昔,重現(xiàn)熱血沸騰的歷史現(xiàn)場。職工們熱情高漲,紛紛在互動區(qū)留言抒發(fā)胸臆,“工人力量,代代賡續(xù),永綻光芒”的心聲不斷刷屏。
2025年是中華全國總工會成立100周年,鹽池縣總工會將以此為契機,進一步深化工運史教育?!拔覀儗⒔柚旅襟w等多元化形式,更廣泛深入地宣傳中國工運史和鹽池工運史,持續(xù)豐富職工思政教育的內(nèi)容與形式,以鹽池工運史館為精神紐帶,凝聚職工力量,助力‘寧夏工人大思政課’走深走實。”鹽池縣總工會經(jīng)審會主任薛萬剛說。(記者 馮榮)